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完畢,券商持股變化基本呈現。據《證券日報》記者不完全統計,截至4月28日,券商新進81只個股,其中機械設備(13只)、化工(7只)、 汽車(7只)、醫藥生物(7只)排名前列。另外,增持32只個股,醫藥生物(6只)、農林牧漁(3只)、化工(3只)、公用事業(3只)排名前列。這意味著券商新進和增持重疊于醫藥生物、化工兩大行業。
券商一季度新進與增持個股均涵蓋化工板塊,這或緣于化工行業數據周期性向好而做出的提前布局。國家統計局近期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,3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,其中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50.7%。
中信建投研報預計,基礎化工行業預計2017年二季度業績增速繼續回升,行業內指標顯示,粘膠短纖價格已經由2016年3月份的13500元/噸漲到2017年2月份的16716元/噸,重新回歸上漲勢態。
醫藥生物行業同樣獲得了券商的青睞,廣發證券認為,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,部分高端醫藥消費品業績有明顯提升,醫藥消費品是今年醫藥板塊應該重點關注的投資主線之一。除了藥用消費品外,醫藥板塊細分子行業景氣度高、無重大利空影響、凈利潤增速穩定、估值合理的標的將獲得好的表現。
聯訊證券醫藥生物行業周報認為,在目前以降藥價為醫改突破口的大政策背景下,整體藥品價格下降趨勢不改,部分品牌中藥由于原材料稀缺、品牌深入人心,提價意愿較高,業績增長延續性有保障;另外部分醫藥白馬股持續產品研發和產品布局梯隊合理,業績受降價壓力較小。
相關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,2016年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增速明顯好于2014年和2015年,顯示營收增速觸底恢復良好態勢。另外,人口老齡化和醫療醫藥需求剛性,決定醫藥行業營收增速長期正向增長的基礎。
一位來自券商的行業研究員認為,機械設備板塊將獲得雙重上漲動力,一方面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加快,相關業務增量可觀,另一方面“一帶一路”帶動國內企業走出去,尤其為軌道交通裝備企業帶來境外增量業務,因此,機械設備板塊具備上漲的基礎。
(原標題:行業回暖113只個股獲券商新進增持 醫藥生物和化工受青睞)
(責任編輯:DF155)